葡萄藤不同的栽培方式记录了葡萄园发展的历史以及在特定的土壤上的不同栽培技术。
在馥奇达产区,根据不同的树龄不同品种的葡萄树共存了数年,葡萄栽培的复兴使该产区的葡萄树质量和葡萄园地形在70年代至90年代的30年之间发生了迅速而明显的变化。
追溯馥奇达的葡萄种植历史,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的种植在60年代和70年代,仅剩的棚架式种植仍然保留着那个时代的迹象,由于这些栽培方式的葡萄质量不再符合馥奇达当前的标准,因此逐渐消失了。
种植的第二阶段是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葡萄园的工作机械化的新时代,因此酒庄选择了西沃式的高短枝修剪,后来又改为Miotto或Casarsa。一小部分的葡萄园仍以这种方式种植,为了达到目前的质量标准,酒庄也一直保持谨慎和先进的耕作方法。
馥奇达葡萄园建立的第三阶段是在90年代左右。在那个时候,人们开始转向高密度种植,每公顷至少种植4,000-5,000株葡萄藤,减少了葡萄藤的枝叶的生长而降低果实的产量。
《葡萄种植规范》(The Codice Vitivinicolo)在这一改变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是联盟成员制定的自我约束的技术文件,其中规定了每公顷至少种植3,300棵葡萄藤。从那时起,葡萄园一直保持平均种植密度在每公顷4,500至6,000株之间,有些极端密度每公顷可达10,000株葡萄藤。
如今,毫无疑问的是馥奇达的“高品质葡萄”与每株葡萄藤的产量有关,每株葡萄产量约1.5-2公斤。目前规定了短枝修剪,采用居由式整枝或修剪短枝的主蔓整枝,每公顷最小密度为4,500株葡萄滕。一如既往,联盟的法规更加严格,每公顷必须最少种植5,000株葡萄藤。
葡萄藤种植的类型
霞多丽

霞多丽葡萄品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白葡萄品种之一, 现已在馥奇达种植了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占地2300公顷的种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
霞多丽葡萄藤活力中等旺盛,浅绿色的叶子,绿色到黄色的果粒着生较紧密,皮厚而韧。
用霞多丽葡萄品种酿造的葡萄酒具有出色的稳定品质,并带有浓郁的,芬芳的和复杂的水果和花朵香味,良好的结构和令人愉悦的新鲜度。
霞多丽主要用于酿造馥奇达DOCG的基酒,仅很少比例用于酿造科特弗兰卡白葡萄酒。
黑皮诺

黑皮诺是馥奇达产区种植的第二大葡萄品种,占总面积的15%。该葡萄品种来自勃艮第,根据不同的种植环境有时可能会引起不可预测的不同变异,可以酿造出优质的红葡萄酒或起泡酒。
黑比诺葡萄藤具有顽强生命力,通常具有深绿色的浅裂和/或五裂叶片,松果形簇果实非常紧小。
黑皮诺主要用于馥奇达DOCG的年份和珍藏,提供酒体结构和陈年潜力。这也是馥奇达桃红酒的主要葡萄品种,其中比例至少为25%。
白皮诺

白皮诺是馥奇达产区最受欢迎的第三大葡萄品种,起源于法国,属于皮诺家族的一员。目前占总面积的5%左右。
白皮诺葡萄藤活力较为旺盛,叶片鲜绿色,与霞多丽相比呈现出更少的金色色调,并且叶枝生长更为紧凑。
白皮诺葡萄品种通常不酿造单一品种葡萄酒,酿造馥奇达或科特弗兰卡白葡萄酒的基酒,但是在特酿起泡酒中的比例可以达到50%(不超过)。酒体饱满而优雅,良好的酸度。
散发新鲜出炉的烤面包香味,经过陈年后发展出浓郁的杏仁香气。
爱芭玛 (Erbamat)

爱芭玛是一种古老的白葡萄品种,是布雷西亚的本地品种,尽管16世纪就已经开始存在了,但长期被忽视。
爱芭玛,现在除了白中白以外,允许使用不高于10%的比例,以逐步测试这个品种的潜力和评估未来是否适合增加用量。
爱芭玛的特点是晚熟(比霞多丽和皮诺至少多一个月),其显著的酸度赋予馥奇达清新的口味,同时保留了自己的特征。